close

張子泉、李有火、楊竹昌 - 永遠站在民主最前線

文/曾明財

(圖一)

 

在彰化縣眾多熱情參與民主運動的幹部當中,張子泉是極少數的工廠勞工之一,

也始終支持政治弱勢者,臨終前不改其志。

 

一九六○年出生的張子泉,芬園人,退伍後,開始關心黨外運動。雖然教育程度不高,

每天也要到工廠上班,耳聞社口村藍正中藥師家裡,晚間常有志同道合鄉親聚會,

開講批判國民黨,他一有空就前往聆聽,漸與眾人熟識。

 

張子泉當時年紀最輕,在政治禁忌的年代,卻勇氣十足,

成為藍正中的輔選工作左右手,每到選舉重要關頭,經常跟隨在旁。

 

婚後,陸續生了四個女兒,他工作收入不高,能出錢捐款不多,

仍盡心盡力,默默當志工,只要藍正中交代任務,

都能確實完成,令人信任。

 

翁金珠當選國大代表,在員林設服務處,並成立「民主實踐班」,

訓練基層草根組織人才,下鄉舉辦座談會,推廣民主理念。

張子泉也報名參加,雖然口才不佳,他不怕生疏,

經過密集訓練,也能上台侃侃而談。

 

初開始下鄉演講,他常上了台就忘詞,也曾經下台之後,

人家問他剛才說了什麼?自己竟也不知所云,引起眾人大笑!

生性樂觀的他,不以為忤,透過其民主理念,四處廣結善緣,結交了更多好友。

 

早期為反對國民黨政權,翁金珠服務處四處抗爭的年代,

部分幹部經過一再磨練,或者個人從政企圖心,

陸續脫穎而出,成為檯面佼佼者。

張子泉則樂於扮演小螺絲釘,默默在幕後協助,為更上一層樓的人加油打氣。

 

除了藍正中,他和家住芬園的黃銘潭也交情甚篤,

黃銘潭早期擔任環保聯盟彰化分會總幹事,

四處為公害議題奔走抗爭,他也認真一起參與。

 

張子泉曾為翁金珠、周清玉、謝聰敏、江昭儀等多人助選,

民進黨每每於立委以上選舉在芬園鄉得票大勝,他是在基層最賣力之一。

 

他也不屬任何黨內派系,個人黨費自己繳,每次黨內初選,

都憑自己認知投票,被認為是徹底的﹁自由﹂黨員。

 

一九九五年立委選舉,民進黨提名翁金珠、姚嘉文、謝聰敏,

他認為翁、姚在地方實力最穩,義不容辭幫謝聰敏助選,謝最後脫穎而出。

 

彰化縣議員第一選區(彰化、芬園、花壇)應選出十三席,

民進黨從一九九○年代初期的零席,逐漸增加一席、兩席,

到如今已有四席,張子泉每次都力挺黨內最弱者。

 

二○○九年縣議員選舉,民進黨推出黃秀芳、賴岸璋、黃育寬和林維浩四人,

林是唯一新人,和張子泉也不熟。他認為林最弱勢,選情危急之際,

在芬園四處幫忙拉票,也常到競選辦事處幫忙,

最後雖仍最高票落選,從助選過程,卻可看出其真性情的一面。

 

二○一二年九月,民進黨於鹿港鎮公所禮堂慶祝二十六週年黨慶,

黨主席蘇貞昌特別到場,頒發給二十年或二十五年以上資深黨員紀念章,

肯定對黨的貢獻,並一一握手致敬。

 

張子泉也是受獎的資深黨員,並與蘇貞昌合照紀念,

更是長期在民主運動幕後默默耕耘的他,一生難得的光榮時刻。

然而,受獎不久,張子泉即因腎臟癌去世,留給家人與眾多好友無限追思。

 

李有火和楊竹昌,則是員林人,彼此相差一歲,

因為在翁金珠服務處當志工,成為好友,都投入民主運動甚深。

 

(圖二)

李有火(前排右一)

 

(圖三)

聲援許曹德、蔡有全(邱萬興 攝)

 

李有火一九五三年出生,出社會後,長期以打零工維生,因關心政治,

常看黨外雜誌,也幫翁金珠助選。

小一歲的楊竹昌,從事裝潢業,一有空檔,經常到翁金珠服務處幫忙,

久而久之,成為核心幹部之一。

 

藍正中擔任服務處管理委員會會長,

包括楊竹昌、李有火、張清煙、楊福建、莊燦宙、黃銘潭、黃金山,

幾乎每周都來服務處好幾次,大家經常碰面。

由於理念契合,私交甚篤,

八人還正式結拜為兄弟,張清煙年紀最長,排行老大。

 

後來,服務處的會務運作以及活動規劃,八個人宛如核心小組,

同心協力,展開各項運動。

其中,「許曹德、蔡有全台獨案」,服務處更舉辦全島巡迴演講聲援,

楊竹昌和李有火也全程參與。

 

李有火講話有點慢,無法滔滔不絕演講,雖然未能上台,在台下則處理雜務。

縱使學識不高,他和楊竹昌都憑著一股熱誠,投入大小抗爭,走在第一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拓展 的頭像
    拓展

    拓展文教基金會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