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聰敏、盧惠寬 -  一部愛台灣的家族史

文/黃

 

張聰敏盧惠寬.jpg

 

「你講我『生番』、很鴨霸;駛麥僻、不受牽教,不識大體,不知進退;

笑我放屎未看風勢。其實咱這板是個性倔強,不受人牽東牽西,不看人頭面而已。

 

俗云:一款米飼百款人,百款人犁同塊地,何必為著腹肚,起拳弄刀動干戈。

 

但是他罵我頭毛鬈鬈是番仔種,他才是番仔種呢!他厝番仔寮、開番仔間,娶番仔某、

飼番鴨、種蕃薯、吃蕃麥,激甲蕃霸霸,說話又番格格,他不是生番是什麼?」

 

上述文字是張聰敏來不及完成,預定百萬字規模,

描寫台灣族群的大河劇本《百年基業》的序曲段落。

 

一九三九年出生的張聰敏,祖父張龍池是日治時代芬園庄庄長、戰後第一屆彰化縣議員,

也是彰化汽車客運公司創始六大股東之一,共娶了三房太太,

大房為台中縣長林鶴年的表姊。

 

父親張丁串本為芬園縣庄村楊姓人家所出,過繼給二房當養子,因被視如己出,

從小過著優渥生活,婚後還到日本念音樂。母親張陳火鉗更為傑出,

彰化高等女子學校畢業後,

負笈東京女子齒科專門學校,期間返台與張丁串結婚,再回日本拿到學位,

在當年彰化轟動一時。

 

陳火鉗隨後在草屯開設隆治醫院,院名為「龍池」的台語諧音,

在戰後蕭條凋敝的年代,靠著行醫,培育五個子女各有所成。

她五十六歲當了阿嬤,還接受日本政府延聘,至北京都本庄診療所擔任牙科醫師,

歷時十二年,除了醫病,更常資助鄉里及災民。

 

張聰敏延續父母秀異秉賦,就讀台中一中期間,始終維持班上前三名成績。

退伍後,即進入彰化客運就職,直至一九九六年退休。公餘熱中於寫作,

也經常投稿《聯合》、《中時》副刊,因為內心潛藏的反叛因子,

經常在字裡行間流露出對政局不滿,多數遭到退稿命運。

他後來自我解嘲說,那些「反動」的文章要不是都被退稿,可能早就被國民黨抓去關了!

 

身處敏感的職場,無法親自參加政治活動,張聰敏總是毫無保留的支持妻子參與。

他長期醉心於台語文研究與推廣,成立「台文聯誼會」與鄭良偉、呂興昌、蕭平治、

陳福當等學者時相往來。他的中篇小說《阿瑛!啊》,用台文以自己祖母為藍圖,

描寫鄉下婦女在困苦環境,以及大家族妯娌磨擦的氛圍下養育子女的故事,

一九九九年被編入《磺溪文學─彰化縣作家作品集》。

 

另外,他對台灣史料蒐羅不遺餘力,也表現出對台灣原住民族深沉關懷,

一張手繪「一八一四年彰投略圖」就詳細標註烏溪、貓羅溪、

舊濁水溪的平埔族聚落。

一九九一年,以「拋出一塊磚頭,引出更多玉石經由語言文字媒介的劇本,

供表演如舞台劇、電視、電影等充為腳本素材」的信念,

開始編寫《百年基業》大河劇的劇本。

 

內容描寫埔里、水沙連地帶,漢、原、平各族群在文化、土地、生活上的衝突以及恩怨情仇,

經過不斷的磨合,最終導向平等和諧共榮的美好境界。

他日以繼夜的蒐集資料、構思文案,也投注了深厚感情,

曾經在踏查史蹟的旅途中,想到平埔、原住民坎坷命運而激動淚流滿面。

 

這樣一位用思想、用行動熱愛台灣的哲人,卻在《百年基業》編寫十餘萬字時,

因心血管宿疾,加上感冒引發肺炎,在一九九七年一月與世長辭,

留下無限的遺憾,享年僅五十八歲。

 

盧惠寬,一九四七年出生,台中人,台中商職畢業後到台灣火柴公司任職,

二十二歲時,經公路局擔任車掌的媽媽和張聰敏舅舅(公路局工程師)牽線,

.認識了張聰敏。男方一見傾心,盧惠寬有些猶豫,

畢竟八歲的差距不能算小!

張聰敏媽媽說:「他一直都相親不成,原來就是在等妳長大呀!

他再年輕一些,妳又太小,就娶不到了。」

就這樣成就一段美好姻緣,張聰敏娶到了他的「蘆薈」。

 

盧惠寬.jpg

 

盧惠寬有一雙巧手,包括洋裁、拼布、植物染、手工肥皂等細緻工藝,

除了最具環保概念,還是各社區大學、媽媽教室爭相遴聘的講師。

其實在更早期,她是有機會利用專長賺大錢,

一九七八年已開設服裝副料(鈕扣)工廠,取得台南奇美公司獨家代理權。

但是建廠資金龐大,光是一台西德進口鈕扣機就要價新台幣三十五萬元,

當時一般公務員月薪只不過六千元。

幸好得到張聰敏本生楊家抵押土地借款挹注,認真經營了十五年,

最後卻被下游成衣廠倒閉拖累而結束營業。

 

身為彰化縣民主運動推手的極少數女性之一,盧惠寬的啟蒙不僅來自張聰敏,

也在丈夫的鼓勵下積極參與,一九八七年「國會全面改選」示威活動到陽明山上,

她被鎮暴車水柱噴得全身溼透,一路瑟縮在遊覽車的座椅上,

回到家已是清晨四點。包括二二八平反運動、五二○農運、四一九總統直選等重大事件,

她都沒有缺席。鄭南榕出殯當天,詹益樺在總統府前自焚場景,她也親眼目睹。

 

除了曾任翁金珠國代服務處管委會副會長、立委謝聰敏服務處主任,

她也是民進黨中央黨部第一屆選務研習營學員,在下鄉演講宣揚民主理念時,

不但要當演講者,還要排桌椅、遞茶水,甚至一起分攤場租及水電等開支。

 

盧惠寬還全力投入環保及社會關懷領域,是出名的「環保媽媽」,

自製無毒清潔劑、出門攜帶餐具、茶杯、手帕、環保購物袋;

擔任環保聯盟彰化分會會長、環保署「環保演講人才庫」成員,

四處宣講護樹、淨灘、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等理念。

 

此外,她還到醫院、養護中心、婦女中心擔任志工,

為需要幫助的老人和婦女付出愛心。

一九九四年,因為在短短兩年即累積一二六八小時服務績效,

獲得內政部評鑑為績優志工,並在台灣省政府接受公開表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