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勝津 -  彰化環保運動第一人

文/蔡滄龍

余勝津.jpg

 

余勝津,一九四一年出生於彰化市的大竹圍地區,中山醫學專科學校牙醫系畢業後,

在彰化市開設余齒科診所。早年王登岸競選彰化市長時,他經由國小學長引介擔任助選志工,

從此投入台灣民主運動。

 

白色恐怖期間,國民黨政府為肅清共諜,只要可疑人居住在某人家中,

屋主即可能被判刑關上十幾年。由於余勝津曾目睹此狀況,對國民黨產生反感,

認為國民黨是沒有公平正義的黨,不會訂定對百姓有利的政策。

 

台化公司在彰化市設廠後,地方環境受到嚴重的汙染,余勝津家住在彰化市長壽街,

吹南風的時候,台化的臭味即籠罩整個市區。身為牙醫師的他,特別注意工廠排放的臭氣,

認為非常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開始參與「反台化」環保運動。

 

1991.3.3三三反台化汙染.jpg

 

環保聯盟彰化分會一九八八年元月成立,余勝津獲選為首任會長,

「反台化」更是彰化分會首要工作之一。

同年四月十七日,彰化分會發起演講遊行活動,獲彰化市民熱烈支持,

總會會長施信民、副會長林碧堯也前來支援。

 

另外,彰化縣電鍍廠數居各縣市之冠,是全國公害中重金屬汙染最嚴重的地方。

彰化米聞名全國,受到重金屬汙染也是最嚴重,受害者是無辜的消費者。

 

電鍍水中含有酸、鹼、有毒之重金屬,有劇毒之氰化物,其公害有農漁受害汙染水源、

破壞環境,損害人體健康。

 

余勝津在會長任內,也加強監測電鍍廠排放汙水,連續辦理多場環保座談會,

由他和藍正中、張豐猷分別主持,

宣傳單上更寫著:「鄉土清潔的水,新鮮的空氣、健康的土地和陽光,是屬於大家的,

你我共同的關心是我們的責任。擁有它是我們的權利。」

 

台化廠所產生的環境汙染相當嚴重,

《台灣環境》雜誌第十三期就曾報導台化公司在花壇鄉岩竹村非法傾倒事業廢棄物,

引起當地居民嚴重抗議。十四位來自台北市的大學生組團,

在環保聯盟總會及彰化分會的指導下,一九八九年七月下鄉進行訪問調查,

透過學生的無利害性與對事件的了解,為汙染提出解決方法,余勝津也投入不少心血協助。

 

「反台化」運動抗爭期間,有幾位被強制徵地建廠的地主也加入行列,

包括王炳南、李永成、張國雄、蔡福來、劉柏舟、姚里長等人。

這些地主是台化設廠的受害者,縣政府五十年前以極低的不合理地價,

強徵民地給財團設廠,地主認為自己是弱勢農民,賴以為生的土地被徵收後,

失去生活依靠是何等痛苦!

台化設廠後對環境的汙染,更造成無法回復的生態災難,他們當然義無反顧參與抗爭。

 

余勝津指出,地主之一的蔡福來,一九六四年剛從軍中退伍,田地一甲八分四,

以每坪五十五元的低價被強制徵收,他拒絕領取徵收土地的錢,參與反台化抗爭。

台化公司決定每坪土地增加二成費用,地主以這些徵收得到的錢,根本不夠買其他地方土地,

所以持續抗爭。

 

後來,台化公司提供給被徵收土地的人,可優先到工廠工作機會,

不過這些人學歷大多是國小畢業,僅能在工廠做粗工,從事鋸木材、搬運木料和原料等粗重工作。

 

台化廠有一條汙水排水溝,從工廠排向大肚溪,水溝常排放橘紅色的水,還冒出煙,

更發出濃烈的化學藥劑臭味,所流經的農地無不受到汙染。許多當地農民參加環保聯盟的抗爭,

要台化改善汙水排放及空汙問題。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社會大眾環保意識逐漸抬頭,政府也才訂定相關環保政策。

 

余勝津後來雖淡出環保聯盟,仍持續關切環保與民主改革,期待往好的方向前進。

他堅持政治和環保不能混為一談,環保議題不能被政治操作,

因為,環保災害發生時,是不分政黨,每個人都將深受其害。

 

他以一位醫生角色,關心社會大眾健康,關心工業公害對環境的破壞,一生出錢出力,

投身環保運動,成果斐然,令人敬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