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在省吃 擴大公建卻牛步
  2009/2/25 | 作者:方淑茹(新竹市/上班族) | 點閱次數:27 | 推薦朋友 | 新聞評分 | 環保列印
 
  去年十二月失業率百分之五點零三,創六年來新高,已震驚全國,然而即將公布的數字,恐將令人更憂心。

媒體報導,一月雖然適逢春節,增加許多臨時性的工作需求,但臨時工仍難撐大局,加上部分企業的裁員一月生效,預估至少會有四萬人丟飯碗,全國失業人口將增加到五十九萬人左右,失業率可能超過五點三五,改寫九十一年八月以來的歷史新高。 

失業率一路攀升,緊接而來的是消費緊縮,昨天起便利超商的便當降價,統一超推出五十元國民便當,萊爾富更以四十九元迎戰,這是繼麥當勞、肯德基兩大速食業者打對台後,又一個更具指標意義的削價戰,因為「民以食為天」,當民眾連吃的錢都要省,可見通貨緊縮已成形。

然而,政府有注意到嗎?日昨公布的「台灣五百大企業經理人調查」,有四成六經理人對整體經濟振興方案滿意,但近半數經理人認為內閣成效不彰,必須改組,其中經濟部長尹啟銘、財政部長李述德更被點名應撤換。

同樣的調查也顯示,高達七成的經理人認為,今年景氣回春無望,甚至有兩成二認為,至少要等到二○一一年以後。行政團隊這樣不被信任,如何能寄望解救失業潮、預防通貨緊縮?

政府增加許多臨時性工作,試圖降低失業率,顯見無濟於事,只能使數字漂亮而已,而要挽救通貨緊縮及經濟,擴大內需是眼前最可能有成效的方法,但據報導,行政院十五項加速擴大辦理的工程計畫中,有十一項嚴重落後,這麼多工程及預算執行進度落後,是什麼原因造成?政府有沒有試著了解?

據統計,九十八年度預算加上特別預算,累計今年舉債超過四千億元,創單一年度舉債最高紀錄。舉債建設雖無不可,但要實際有用才行,如今工程進度落後,編列再多預算也超過執行能力,無異膨脹經費,又是一個「暫時使數字漂亮」的施政。

劉內閣宣稱「有預算,就有能力」加速工程建設,縱然不是謊言,也是虛幻的承諾;劉揆是排名第三被要求撤換的官員,實宜深思。

方淑茹(新竹市/上班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