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側翼,冀望「文化外交基金」的設立


話題:文化觀光部即將成立



作者:翁金珠 ( 立委|彰化縣 )|發表:2008/12/01 10:12[ 檢舉內容 ]


 





促進「文化部」立法說帖之四
—文化的側翼,冀望「文化外交基金」的設立


                         立法委員 翁金珠


    馬英九總統選前『文化政策白皮書』,已提及以「文化外交基金」(以下簡稱「文外基金」)方式整合資源,促成台灣文化同世界對話及交流美事。然殊為可惜,方針如此良善,卻未見諸明年度政府預算編列項目,於是立意真誠度啟人疑竇,遑論其具體舉措仍含糊不清。劉內閣施政早趨近半年,對於馬先生之政策承諾說明清楚確有必要。攸關「文外基金」的如何落實,筆者粗識與幾點建議如斯。


    一、預算多寡。馬先生承諾提撥之「文外基金」,究竟是四年總額度50億?抑或年度50億,四年200億呢?假使後者,樂觀其成;若為前者,則得擔憂。因為台灣文化外交工作的重要性,非可以一年10億餘元草率了事。


    二、監督機關。預算提撥機制與監督機關在哪?是文化部門或者外交部—意即「文外基金」該由誰主導監督?筆者認為,唯有將「文外基金」置於將來的「文化部」架構裡,方能發揮文化交流與推展功效。既能積極將台灣精神與文化價值對外延伸,同時還能免去過往駐外文化人員專業性究竟如何之疑惑。


    三、跨部會會報。文化部門「文外基金」的業務運作,需要跨部會協調,尤其外交部、教育部與僑委會。為避免文化外交工作流於積習、本位與推辭,因此編制設計上除文化人員外,還需透過政院層級由政務委員召開「文化及外交協調會報」,針對本年度「文外基金」之推行、下年度預算之平行編列,及文化外交戰略擬定等等事宜進行檢討討論。幕僚等或可開季會,部長級則為年中或年度會議。


台灣櫥窗全球化策略:「台灣書院」與「台灣餐館」


    淺識與建議外,筆者對於「文外基金」的推行內容亦多有期盼。在打造台灣文化輸出機制及設立跨國交流平台的大方向原則不變下,文化外交工作可優先推廣「台灣書院」與「台灣餐館」概念。


  馬先生既然倡議「台灣書院」的施設,必定充分了解對岸中國於全球廣設百餘間「孔子書院」之目的,也就是所號稱「和平崛起」其背後擴張文化霸權的動機與謀略—藉由全球「孔院」之點,表面推廣華文文化的語言學習與風俗習慣,實則培養出世界各國的「親中派」人士。因此「台灣書院」的內容必須與「孔子書院」區隔甚至競爭,在漢文的教學上,以台灣的人文、地理作為語言素材外,潛移默化國外觀點,以維護文化上的主體性宣示。


  「文外基金」亦可仿效日、韓、泰等國,如日本料理、韓國菜、泰國菜的全球設點策略,來扶助自國廚師廣設「台灣餐館」於世界各角落:一來提升國內的廚藝文化與廚師培育,一面擴大就業機會,一面具體充實觀光旅遊的文化內涵;二來以台灣菜系、民俗小吃來宣傳文化—尤其在一波波對岸中國窘於黑心食品的失分情況下,我方則要積極得分,打造出「台灣餐館」的美味、衛生及食品安全品質。


  至於此基金的長期基礎規劃,則是持續深化跨國度的影響力,帶領文化與藝術工作者走出台灣,與世界各國的藝文界充分認識與合作,諸此等等。台灣的民俗活動自一百年前就已陸續登上世界各博覽會舞台,台灣烏龍茶、廟會表演等之於外人其實並不陌生,因此我國仍然要善用文化的差異性引人入勝,掌握外國人眼光,邀請製播知性節目,有計畫安排傳統民俗工作者海外交流參與論壇,帶動國內傳統藝術的全新展望。此外,台灣素有「世界華人音樂中心」之美譽,加以電視偶像劇與綜藝節目的海外輸出,及近來國片復甦之跡象,在在顯示出我國所孕育的流行文化其能量之不容小覷。因此「文外基金」之設置若能有效運用,於未來流行文化的國際化推動上,成果可期。


台灣文化的內涵已經是多元文化齊頭並進的集錦,「文外基金」的設立,將有助於台灣多元文化價值形象的宣傳,更是預算上國家級「文化櫥窗」的基本額,因而吾人對此馬政府文化上的重大承諾,期待其儘速落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