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PFxpgv1RBOB.ADAkN1Yg

活動網頁    http://matw.marine.nsysu.edu.tw/web/index.php?module=home

 OKnbvOpjtnvTF3YeDNP2kg  

緣起:
水下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教育推廣、經營管理等工作目前已是世界各國日益重視的課題。台灣作為一個海洋國家,海洋文化及水下文化資產的保維護均是重要的基礎工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已於2009年1月2日正式生效,公約內容除了明確規範水下文化遺產應就地保護、不應被商業開採等原則外,並特別提到水下考古人才培訓、國際合作、資訊分享、教育推廣等工作的重要性。

 

目的:
為推展我國水下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發展水下考古研究,並為我國儲備水下考古作業人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自96年度起分年辦理「水下考古種子人才培育課程」,分為基礎、實習及進階課程。本年度則規劃以水下考古基本概念及法令、水下考古調查發掘作業流程及程序、遺物出水原則及維護、水下考古案例等基礎課程及實習課程,使學員對於水下考古有全面性的基本認識,以有效整合各相關領域之資源,培育水下考古專才。

 

辦理內容、課程及地點規劃:
本訓練課程於99年8月16日至8月21日辦理,為期6天,上課時數共42小時;其中4天為基礎課程,2天為實習課程。基礎課程地點安排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南部辦公室B1國際會議廳(8月16日至8月19日),實習課程地點則安排在國立中山大學游泳池與教室(8月20日至8月21日)。本訓練課程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講授,並將安排翻譯人員,以協助學員了解課程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