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藝光年-2010玩具工藝特展

 




投壺:在兩千多年以前的周代就已出現。此遊戲通常用於宴會上,作為社交禮儀,民間拿投壺來當遊戲
投壺:在兩千多年以前的周代就已出現。此遊戲通常用於宴會上,作為社交禮儀,民間拿投壺來當遊戲


Da Minci:Tim Tsui所設計最著名的猩猩推出今年最新款,這次新系列穿上了犯人服裝,鮮豔的色彩充滿活潑的氣息

火車頭:1960年代鐵皮火車獲得日本玩具名人北原照久推薦
火車頭:1960年代鐵皮火車獲得日本玩具名人北原照久推薦

童玩公仔:結合傳統童玩主題與流行設計公仔特性設計,為本展點題
童玩公仔:結合傳統童玩主題與流行設計公仔特性設計,為本展點題

尪仔標:一張張小小圓圓、直徑只有幾公分的紙牌,卻在1950~1960年代帶給這一代的孩童許多回憶及樂趣
尪仔標:一張張小小圓圓、直徑只有幾公分的紙牌,卻在1950~1960年代帶給這一代的孩童許多回憶及樂趣

                  
              文/圖 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現代小朋友很幸福?玩具換不停,聲光娛樂資料隨手取,然而最值得挖掘的創造、想像力,單純的團體遊樂與社會化學習過程,也在這些龐大而快速現代化娛樂物質中消抵了部份發展可能,不禁令人好奇過去的生活玩藝、自然玩藝,小朋友們還懂得怎麼「玩」嗎?少了聲光刺激,還能激起他們去「遊戲」嗎?

    行政院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即日起至11月21日止,於工藝文化館展出「玩藝光年-2010玩具工藝特展」即是反璞歸真,依循玩藝的歷史背景脈絡,呈現老祖宗(祖父母)、父母輩以及身處現代的孩子們在不同的時空背景是如何透過想像來遊樂?這些跨世代的玩具在工藝面向又是如何與生活工藝連結?本次展覽,將展區分為玩自然、玩繽紛、玩想像等三階段,並以「玩」(與物互動)、「遊」(與境互動)、「戲」(與人互動)作為展場思考方向,全盤地呈現跨世紀的玩藝風采,讓民眾不僅可以觀賞並可接觸這些跨世紀、跨材質的玩藝。

    「玩自然」主要材質以自然素材為大宗,當中精選「華夏玩藝」、「鄉土童玩」搭配「益智玩藝」、「原住民玩具」為主題,展示早期的投壺蹴鞠、九連環、扯鈴、竹製玩具、草編玩具、土黏相布袋戲偶……等展品,展區內並設置懸吊毽子及布袋戲扮演、大型魯班鎖等可實際體驗的區域,讓您了解老祖宗玩什麼?怎麼玩!「原住民玩具」展區則展示與台灣原住民的生活與狩獵習俗習習相關的鼻笛、吹箭…等玩具。

    「玩繽紛」展區代表工業化時代的來臨,在材質及製作工法上方面有了大革新!此時期出現許多賽璐璐、鐵皮、合金、塑膠等玩具,展示有交通工具類的模型、塑膠及賽璐璐娃娃玩偶、與當時影視主題相關或企業形象代表的卡通人物或機器人、各式刀槍…等,亦設置體驗區包括以工藝手法特製的大型抱枕積木與植物染象棋,讓觀眾們重新激起潛藏的赤子童心,感受時代進步的建築堆疊感及跨材質的對弈樂趣! 

    「玩想像」將時序帶入高科技資訊時期,此時期的虛擬數位空間無遠弗屆,只需透過手指頭,就能得到超乎想像爆炸式的資訊,而人對於玩具、遊戲的定義、創意及想像力又在哪兒?還能怎麼玩?這是個動腦創作的時代,自己的遊戲、玩具可以自行定義、自己創造!此展區展示的絕對不單是在展場內所看到的設計師公仔以及環保再生玩具,而是一個「想像未來」的開端。因此,本展區除了強調當代的流行性、科技性之外,更強調了自由度與創意性,同時安排各種手作玩具教學課程,讓觀展者能學習打破現有資源的限制,跟著老師運用自己的頭腦及雙手,創造出簡易又不會產生太多費用、耗費太多資源的玩具,尤其以環保再生玩具及自然素材玩具為大宗。

    玩具主要的意義是能輔助創意及想像力的發揮,進行娛樂遊戲或學習活動。「玩想像」展區即是針對此點,讓觀展者有自由定義的發揮空間,希望現代人能突破僵化教育及虛擬科技所帶來的思想挾制,屏除主觀的不切思想,以本身的知識為基礎,謙虛的探討眼前的世界,客觀看待事物,得到更多的啟發。「玩藝光年─2010玩具工藝特展」 因此有一個完美的注解:「跨越時代與材質,您可以這樣玩!」,重新提出玩具工藝的無限可能性。

    配合展覽期間將規劃「動手玩想像DIY教室」,鼓勵民眾親手運用生活材質製作玩具,透過動手做的過程中找到手作創造的樂趣。活動配合本次展覽特別設計的DM結合迷宮地圖,於暑假期間(七、八月)每週六,依照動線看完所有的展出,蒐集完六個小展區的章戳即可兌換免費DIY一次,名額有限,每次僅開放兩梯次,每梯次限額15名,課程內容有草編卡片、竹玩具、紙藝、捏麵人等,歡迎親子前來參觀、遊戲,詳情請於「玩藝光年」官網查詢:http://www2.ntcri.gov.tw/craftoy/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