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moa.gov.tw/home.php
 


行政院文建會主辦、國立台灣美館承辦的「家-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於111日在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一樓(A1B1C1-C4E展場及美術街)隆重揭幕,本項展覽由資深策展人王嘉驥先生以「家」為主題策劃展出,內容涵蓋上世紀以來台灣隨著現代藝術萌芽,藝術家作品中對「家」的想像與論點。展出作品包括60位藝術家(或團隊),作品近120件,歡迎各界蒞臨參觀。


「家-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為國立台灣美術館本年度的重要大展,除邀請契合展覽主題之創作外,並採公開徵件方式徵件參展。策展人以藝術史的發展脈絡,追索台灣現代化過程中「家」的象徵與轉變意涵。「家」代表著一種人倫秩序,也是社會階層價值觀建立的基礎,因此這個主題的選定,深具啟發性。在開始新展前,國美館也邀請蕭瓊瑞教授精心規劃「靈光再現台灣美術80年」,於「家-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開展前一週先行推出,回溯80年台灣重要的官辦美展,包括台展、府展及省展等前後發展脈絡與影響,以系列的研究,再現風華。此展展出約200多件作品,以本館典藏為主,具溯往繼來的意義,也展現過往80年官辦展覽與「家-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一脈相連的承續關係。


      《家-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即是以一種內在價值省思為出發點,藉由藝術探討台灣社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人文意義。在儒家文化影響下的大東亞地區,以「家」為核心的倫理價值與基本人際架構,深深影響著此處廣大民眾的思維與行為模式。


      台灣社會基本上是以原住民、漢民族及移民而來的住民為主,正因此故,在文化的淵源與傳統上,集體的民族心理自來有著濃厚的「家族情結」。不但如此,台灣作為一個移民社會,自二十世紀以來,無論從外移民來此,或是由此移民出外,「家」的離散與建立,對台灣普遍所有的人們而言,具有豐富或甚至複雜的人文意義。


      《家- 2008台灣美術雙年展》共邀集60位藝術家,作品近120件,溯及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尤其自二十世紀日治時期以來,藝術家原本即來自社會各種階層,就此而論,藝術家作為社會基本的組成份子之一,他們透過不同的藝術形式所呈現關於「家」的探討,同時也是台灣社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普遍的心理與精神縮影。一如策展人王嘉驥老師述明:此展「試圖重點式地「掃描」台灣自二十世紀以來,尤其是現代藝術開始萌芽之後,藝術家如何與「家」的衍生意義對話,包括如何面對、描繪、論述、想像、或甚至批判「家」的議題」。


      面對流變的歲月,我們對「家」有著不同的體認。在歷史洪流中,「家」是我們文化價值的源流;在生命成長過程中,「家」是我們動力的樞紐。這個展覽給出的是一個連繫你我的「家」,也是一個當下心神交會的現實居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