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瀕危遺產黑名單 變長了

環境資訊中心 更新日期:2009/07/08 16:26 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北半球最大的堡礁進入世界瀕危遺產黑名單。同時義大利一處阿爾卑斯山脈和德國與荷蘭交接處一沿海濕地,一同榮登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保護新科。

 

西班牙塞維亞舉行的年度會議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指定了兩個新的具普世價值的自然遺產,和11個文化遺產。會議于本周稍早落幕。

 

該委員會還將兩個自然遺產列入教科文組織世界瀕危遺產黑名單中,呼籲國際社群支援保育行動。

 

保育區裏的紅樹林遭砍伐,和過度開發等問題,是「貝里斯堡礁保育系統」被列入黑名單的主要原因。該保育系統在1996年就以北半球最大的珊瑚礁之姿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區内有離岸環礁、數百個沙洲、紅樹林、沿海潟湖與河口。

 

哥倫比亞的洛斯卡蒂奧斯(Los Katios)國家公園,應哥倫比亞政府的要求而落入黑名單。該政府希望借此動員國際社群,支援反非法伐木的保育行動。

 

位于義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的白雲岩山脈,其18個山峰矗立于海拔3000多公尺的高度,是今年兩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之一的自然遺產。

 

同樣今年列入自然遺產名錄的瓦登海潮間帶和濕地,跨越德國和荷蘭兩地。範圍涵蓋了荷蘭的瓦登海保護區、德國的瓦登海下薩克森州(Lower Saxony)和石荷州(Schleswig-Holstein)國家公園。

 

至於委員會新增的世界遺產,菲律賓的圖巴塔哈礁層自然公園,於1993年即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乃是圖巴塔哈海洋公園的擴大延伸。擴大範圍為原來規模的三倍。

 

此外,教科文組織自1972年通過了關於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以來,第二次在公約中將一處世界遺產除名。委員會認爲德國德勒斯登易北河谷(Dresden Elbe Valley),已失去其具備傑出普世價值的世界遺產條件。

 

而剔除德勒斯登易北河谷後,目前世界遺產名錄包括自然和文化兩種類別,共計有890處遺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