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雜誌 2009年,你最需要「鈍感力」

跌倒,常會有意外收穫

組織「希望園區讀書會」多年,在竹科擁有極大影響力的北極星知識工作公司董事長嚴守仁,提到《別急著吃棉花糖》一書,指出警覺是智慧的開端,三十世代應趁此機會重新檢視自己的核心職能,在寒冬時儲備能量,等待時機再出發。

竹科讀書會成員嵐新認為,「現在企業必需讓一些人下電梯,才能往上爬升。」被裁員,除了大度成全公司,也應反省自己,為什麼進不了電梯;而且另一方面,說不定等到的下一部電梯,會爬得更快!「我們這些科技業的黃金單身漢,已經變成俗稱『愚人金』的黃銅單身漢了!」總是笑瞇瞇的面板廠經理陳子志豪自嘲。去年12 月起,公司將主管津貼減半、1 月開始休4 天無薪假,等於減薪13%;但他指示部屬進行材料倉管成本與維修記錄的檢視,也盤點自己的能力,準備進修。

「冬天就是練身體的時候啊!」陳志豪舉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在《觀念》一書裡提到的一句名言勉勵三十世代:「跌倒了不必急著站起來,四周找找看有什麼可以撿的,再站起來!」

的確,跌倒了,只要不是倒地不起,反而會有意外收穫。人生的逆境,對有鈍感、有智慧的人而言,都是寶貴經驗,甚至能從中累積未來成功的資本。

無入而不自得的鈍感力,是這個時代必備的生存才能,也是2009 年被打下浪底泅泳的人,等待下一波景氣,蓄積翻身站上浪頭的力量!

嚴守仁相信,在寒冬要做好「能量管理」,靠爭氣打敗不景氣。

12 月,東京街頭寒風颯颯,景氣也彷彿又回到熟悉的十年大蕭條期間;而許多日本年輕人去年底收到的聖誕禮物竟是:企業取消「內定」與縮編裁員。

日本厚生勞動省宣布,去年10 月至今年3 月,失業的非正式職員估計約有8 萬5 千人,比11月估算的3 萬人,短短1 個月就大增3 倍,顯示非正式職員的就業情況正急速惡化。
而8 萬5 千名失業的非正式職員當中,有5 萬7300 人為派遣員工,佔近7 成;短期約聘員工有1 萬5737人,承包案的SOHO 族將近8 千人。這些失業的非正式職員,有46%是於契約期滿前就遭企業違法解雇。

「飛特族(freeter)」九○年代起,在日本蔚為風潮,大學畢業後就擔任派遣員工的本井葉月,11月開始在一家手機網路公司服務,工作之餘還進修網站課程。她提到,派遣員工合約是3 個月一簽,如今景氣不佳,她很擔心今年期滿後,將很難再找到下一份派遣工作。

正在拓殖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進修的菊谷桃代,剛結婚,先生是香港人,她在銀行擔任接待的派遣工作,約滿後即將飛往香港當家庭主婦,正好避開不景氣的衝擊。

曾在貿易、房地產、會計、銀行等企業擔任過派遣員工,派遣經驗豐富的菊谷桃代觀察,以往企業還會開放「內升」的機會給表現優異的派遣員工,但現在這樣的管道也已經凍結了。

此外,Adecco 人事顧問公司總經理馬克‧杜禮(Mark Du Ree)指出,今年春天將從大學畢業的學生,許多去年便已事先被大企業錄取、但如今遭取消的所謂「內定」人數,多達 769 人,創下1988 年以來的新高水準。

連續5 個學期,都在亞洲太平洋大學開授「生涯規劃」課程的杜禮指出,日本年輕人過於養尊處優,茫然不知自己未來的目標,所以不少人一畢業就放棄找工作,直接當起飛特族,想藉到處打工的派遣機會,慢慢摸索自己的興趣和方向。

但是照目前嚴峻的景氣看來,杜禮觀察指出,上半年日本企業不僅裁員,甚至還停止派遣員工的需求;因此飛特族的工作機會今年上半年將直線下滑,必須等到企業瘦身到一定程度,或經濟情勢確定走到谷底反彈,才會再度出現派遣人力的需求。

眼看著失業的年輕人負擔不起東京昂貴的房租,甚至聚集到東京日比谷公園搭帳棚暫住,形成一個臨時的「失業村」,「你只能找到這段人生旅程中的樂趣(Just find the joy in the journey)!」

杜禮建議三十世代,「千萬不要輕易離職,在職場上凡事都要低頭『我慢(GAMANN,意指忍耐)』,以鈍感力度過寒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