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像無頭蒼蠅
  • 2009-02-19
  • 工商時報
  • 【王信人/台北報導】

     經濟學者對昨天主計處公布的大幅下修經濟成長率並感到不意外,認為是忠實反映事實,但是批評政府只會像無頭蒼蠅般盡做短期措施,卻看不到長期遠景規畫,包括國家領導人和財經內閣等都難辭其咎,政府高層官員缺乏遠見與魄力,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在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下,主計處昨日調降去年第4季與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一般人並不意外,但大家更關切的是未來何去何從?

     東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吳中書表示,在這混亂時期,短期措施和長期政策應互相符合,但政府目前的施政完全在撐短期,關乎國家長期發展的產業轉型、投資方向、失業勞工的運用等,都很不清楚。反觀國際,韓國以綠色產業為主軸;美國以救金融、妨止房貸惡化、檢討金融監理法規和會計法規,長期的發展都很清楚。

     產業不好,接下來就會出現金融問題,每一個影響的環節越清楚越好,政府一定要有長期觀點,例如,不要只做高科技的代工,要設計獎勵,提高發展自有品牌的誘因。但政府目前都在打短線,包括救DRAM也一樣。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也指出,塑化業者高喊要趕緊和中國簽CECA,談的竟然只是關稅降到零這種細節的小問題,如果只是要降低進入大陸市場的成本,讓台幣貶值效果也一樣。如果沒有得到國內的共識,就去簽CECA,恐會引發政治紛爭,不如在WTO架構下簽FTA。而且,這會有嚴重的後遺症,台灣要求中國關稅降至零,中國大陸也會要求台灣關稅降到零,有可能造成國內業者倒閉,失業率升高。

     對全體大陸台商而言,邱俊榮提醒經濟部,要好好提出長期規劃,更根本的需求是和中國簽「投資保障協定」、「智慧財產權保障協定」,前者是保障台商在大陸長期經營的利益、公司、資產,不會因為政治因素,被政府徵收、併購;後者在保障台商的產品,不會被大陸業者仿冒,如被仿冒,中國政府要協助,懲罰仿冒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