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
 
第  051 期  2009.02.01 出刊
解答集體焦慮,回歸基本能力

作者:謝明彧

 

台灣書市分析

2008年台灣商管書市最大的特點是:投資理財書不見了。當經濟前景不明,所有人都停止金錢遊戲,低頭審視當前的處境,充實個人基本面,為下一次躍起做準備。

相較於2007年,2008年台灣商管暢銷書排行榜最大的特點就是——「投資理財書」都不見了!

2007年,誠品書店年度財經商業類銷售排行榜前10名中,有6本是基金、股市或房地產投資理財書,今年類似書籍沒有一本擠進前10名,取而代之的是專家見解與人生解讀。由此可見,當市場回歸基本面,大家選的書也隨之回歸基本面:投資熱退燒,提升個人能力的議題興起。

誠品書店媒體公關主任陳淑貞表示,從上半年擔心通貨膨脹,到下半年各國祭出種種方案力阻通貨緊縮,大環境的激烈震盪,晃得所有人都陷入集體焦慮之中。誠品書店年度暢銷書榜反映出,面對外在環境的變化,「大師」與「成功人士」依舊是不敗的賣點;而面對不確定的未來,說服力與公信力則成了讀者最主要的選擇指標。

在此同時,讀者在閱讀上也逐漸朝理論和觀念方面靠攏。以投資理財類為例,在股市上萬點的經濟榮景期,基礎理論的書籍根本不符短線操作的需求及效益,但在景氣急凍下,投資者為避免犯錯,開始試著釐清「這個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舉凡《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誰說人是理性的!》等書,都是在闡釋基本觀念、思考邏輯或人類行為心理的建立,成了讀者需求的重點。

當保住工作與生存變得迫切,如何強化個人競爭力,避免淪為激烈競爭下被淘汰的對象,也成為2008年商管書讀者的重要考量之一。許多強調「邏輯思考」「筆記術應用」「時間管理」「效率工作法」等個人學習成長類書籍,以簡短文字搭配大量圖解和舉例,強調「即學即用」,非常受到歡迎。

2009年的商業世界依然前景不明,當股市與房地產紛紛回跌,投資不再保證獲利,大家便停止一頭熱地投入金錢遊戲。當景氣急凍、職位不保,也讓人不再只把事業成就當做人生的唯一。低頭審視當前的處境,思考自己能力的不足,體察現狀、充實自己,為下一次躍起做準備,正這是大家面對沉潛時刻努力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拓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